当前位置:首页秘密创始人的秘密:要么1,要么0 举报文章

秘密创始人的秘密:要么1,要么0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5.6.11   

  摘要 : “秘密”引爆了匿名社交的火爆。它后来改名“无秘”,除了美国版的“秘密”外,多玩发布“秘密圈”,还有一个“呵呵”,“啪啪”的创始人许朝军团队发布了“乌鸦”,大街网发布“吐司”等。一切源于“秘密”的一次爆发,“秘密”App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登上了苹果免费社交软件下载榜的第一名。”无秘”火爆背后有句话:移动互联网要么成为一,要么就是零。有什么秘密?

  

  文/金错刀(微信公众号ijincuodao)

  “秘密”引爆了匿名社交的火爆。它后来改名“无秘”(苹果上叫友秘,这是一个很大的坑),除了美国版的“秘密”外,多玩发布“秘密圈”,还有一个“呵呵”,“啪啪”的创始人许朝军团队发布了“乌鸦”,大街网发布“吐司”等。

  一切源于“秘密”的一次爆发,“秘密”App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登上了苹果免费社交软件下载榜的第一名。

  看了“无秘”创始人林承仁的创业经历,感觉很有意思,也是移动互联网的3个秘密:

  1、移动互联网必须找到风口,这个风口我称之为国民性痛点。林承仁在推出“无秘”之前,差点放弃创业,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风口。而经历过微博、微信这几轮大的社交洗牌,匿名社交的风口在2013年年底积聚爆发。

  2、种子用户非常重要。无秘早期抓住了几个种子用户群:开始是VC圈、媒体圈进来,后来是科技圈和同性恋圈。后来的进入者,为什么活跃度相对差,就在于第一批种子用户已经形成了固定使用体验。昨天跟留夫鸭的老板沟通,鸭脖在中国能成为上千亿的生意,它的种子用户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夜生活的小姐和晚上看球赛的人。

  3、产品的差异化非常重要。林承仁有个说法:移动互联网要么成为一,要么就是零。他觉得自己无法复制的原因在于技术和团队。“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很多算法,很多功能,都是我们团队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门槛。”

  不过这个公司似乎屡次遇到名字的硬伤,现在是安卓上叫无秘,苹果上叫友秘,这是一个大坑。

  ===秘密的分割线:

  来源:财经天下

  记者:陈旭 编辑:张厚

  林承仁这半年的生活就像在坐过山车。

  他经历了跌入谷底的痛楚,也体会了直上云端的快感。就在“无秘”,或者说曾经的那个“秘密”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社交软件之前,林承仁差点放弃了创业这条路。

  2013年农历大年三十,传统意义上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林承仁去车站接女朋友的父母,他们打算一起度过春节假期。林承仁本来心情不错,但他随后得知了一个坏消息,他创业的产品之一“无觅网”被“有关部门”封了。这是一个做社会化新闻分享与推荐的网站,原理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众多的网页中找出读者感兴趣的内容。

  出生于1981年,历经3年创业,林承仁已经学会如何避免触碰舆论底线,他想不明白自己的网站哪里出现了问题。任凭林承仁如何去沟通和申诉,网站还是关闭了整整半个月,他在香港度过了一个郁闷的春节。

  跟一般本土创业者不同的是,林承仁的背景更为复杂和多元,他出生于内地,自幼随父母迁居香港,然后去美国读书。

  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拿到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学位后,他进入亚马逊实习并最终留了下来。在亚马逊这种技术人才扎堆的公司,林承仁的表现依旧不错,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到了亚马逊最核心的技术部门,负责给用户做商品的个性化推荐。

  这样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为林承仁后来的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2009年,当他拉上另一位亚马逊同事决定回国创业时,就有身边的朋友愿意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但良好的技术背景和国际视野,有时却是创业者的羁绊,这通常被解释为“不接地气”。

  林承仁最初的创业也走了不少弯路。因为个性化推荐上的技术优势,结合自己在阅读和社交上的兴趣,林承仁开始创业的第一个产品完全是其个人风格的代表。这是一款浏览器插件,装上之后会改变网页的呈现方式,并根据浏览习惯推荐内容,让阅读变得更加个性化。按照林承仁的说法,他想“改变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这款充满理想主义气息的产品注定成为一个小众产品,而且最糟糕的是,它被很多杀毒软件屏蔽,并被标识为“恶意插件”。于是,林承仁第一次尝试就这么失败了。

  随后,林承仁带领团队还做了不少产品,大多还是沿着个性化阅读的方向,无觅网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最成气候的还是一个小插件,这个插件是给网站开发者用的,装上插件之后,网页上一篇文章的结尾下面会自动推荐读者有可能喜欢的文章。中国一共有20多家网站都装上了这款产品,林承仁还做了一个基于这款插件的广告平台,用于给这些网站流量分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团队拿到了来自挚信资本的A轮融资。

  但这些产品随后进入了瓶颈期,互联网的大潮急速转向了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最关键的是,林承仁发现,中国人对阅读的个性化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他带领团队也开发了一款类似“今日头条”的阅读App,但他发现,这个细分领域已经没有了后来者的位置。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法则是,要么成为一,要么就是零。

  2013年底,整个团队陷入了低潮,产品进展不如预期,钱只够支撑半年。在投资方的推动下,林承仁也试图去谈B轮融资,但结果可以预料到,并不顺利。后来,就发生了网站被封的事件。

  在中国,从道义上讲,网站被封并不算一件丢脸的事情。而且,有时候这种偶然事件会加速创业者的成熟。从历史的维度看,就像创业家王兴那样,如果不是因为饭否被封,他也就不会下定决心去做团购网站美团,并随后获得成功。

  但在当时,林承仁承受了巨大压力,虽然他个人觉得“大不了就去公司打工”,但自己身后还有一帮跟随多年的兄弟。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这已经是事业的谷底,只是没想到,这之后的反弹会这么猛烈。

  春节过后,让林承仁感到幸运的是,创业初期的十几人小团队没有小伙伴离开,而他唯一的挑战在于找到一个靠谱的项目,让团队继续走下去。

  3月初,酷爱浏览科技新闻的他看到美国媒体报道了一款叫做Secret的App。报道称,这款匿名社交软件正在小众中流行。这之前,林承仁已经关注了整整一年社交产品领域内的机会,他敏锐地意识到,这里存在机会。

  在中国,熟人社交有微信,陌生人社交有陌陌。但这两款软件都有各自的瓶颈,微信朋友圈挤满了熟人,“吐槽”面临各种舆论风险,而陌生人社交始终不是刚需。如果有一款软件,能在沿用社交关系链的同时避免舆论风险,也许会有前途。

  想明白了这件事,林承仁用了一周时间给“同事洗脑”,他要求所有的人都投入到新项目上来,他明白,这几乎是“绝地反击”的最后机会。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林承仁有着充分的自信。只用了两周时间,他的团队就开发出了Android版本和iOS版本的App,而且他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接口做了一个公众账号,这个公众账号可以匿名给朋友发短信,也可以匿名向朋友提问或者回答朋友的问题。显然,微信的强社交分享属性更容易帮助新产品制造“引爆点”。

  林承仁为这款产品想了很多名字,最后决定命名为“秘密”。这是中国最早的匿名社交软件。3月底,“秘密”登陆Android商店,几乎没什么反响,4月5日,“秘密”登陆微信和iOS应用商店,一炮走红。

  “秘密”App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登上了苹果免费社交软件下载榜的第一名。林承仁和他的小伙伴们在电脑前看呆了,这一切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在想象之外。

  “开始是VC圈、媒体圈进来,后来是科技圈和同性恋圈,这些人本身都是信息传播的活跃人群,通过社交媒体的快速分享又让传播高潮不断。”林承仁说。随后,他就遭遇到了投资人的电话轰炸和媒体的炮轰。“几乎所有中国知名的投资机构都找了上来,但大多数我都推掉了,实在是没时间。”

  媒体的炮轰集中在“传播谣言”和“恶意中伤”上,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款App“利用了人性中的阴暗与恶”、“传播负能量”。

  舆论风暴里的林承仁当然也无法完全做到心平气和。4月9日,他在深圳大学做了一场演讲,公开回应说“这些评论其实是让产品更加出名,攻击有名的东西是媒体属性之一”。他认为,记者们之所以这么不客气,是因为“秘密”消解了媒体的部分话语权。

  不过在私下里,林承仁开始建立更加严苛的信息审查制度,他知道,如果没有规则就等同于玩火。“现在我们的筛选制度是机器加人工加惩罚,如果发布的信息接到三次投诉,我们将对账号进行封禁。”

  一夜爆红也让林承仁的投资人始料未及,他们没有遭遇过这种情况。让他们感到宽心的是,这家公司的B轮融资已经不需要四处路演了。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找上门来要“办事”的人。林承仁的一个朋友就接待了一位老家电视台的同学,同学希望跟林承仁搭个线,删掉App里他们领导的“负面消息”。这位朋友只好谎称自己也联系不到林承仁,他笑称:“也许林承仁应该趁机开一个公关公司。”

  事实上,营销公司和公关公司很快就将“秘密”列入到日常监控的范围,匿名社交软件几乎在一夜之间确立了其媒体属性的一面。

  跟很多创业故事一样,不到一个月,林承仁发现周围就聚集了不少所谓的竞争对手。对此,他又搬出了自己亲身体验的那套理论:移动互联网要么成为一,要么就是零。

  这一次,他成为了一。而且,他觉得自己无法复制的原因在于技术和团队。“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很多算法,很多功能,都是我们团队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门槛。”

  真正的麻烦来自于美国。“秘密”在没有英文版的情况下,在美国App Store社交榜上的排名已经逼近了Secret。这导致Secret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遭到拒绝之后,这家美国公司索性向苹果投诉“秘密”涉嫌抄袭。

  5月8日,“秘密”被苹果商店下架;5月20日,“秘密”更名为“无秘”出现在App Store,但仅过了一天,又遭遇下架;6月6日,Secret推出中文版,命名为“秘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Secret给我们的条款很苛刻,我们没法答应,而苹果App Store的平台审核又偏向于原告和美国公司,我们只能不断沟通并等待。”不过,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创业历程,林承仁已经可以平静看待这些小风小浪。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男,林承仁更喜欢研究产品,而不是生活在媒体的放大镜下。

  6月13日,“无秘”的公众账号做了一次产品更新,林承仁去掉了不受欢迎的匿名短信功能,而增加了“开发布会”功能,用户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征集匿名的提问并做出回答。这个新产品又一次在朋友圈引发了“刷屏”。

  18日,“无秘”在Android平台发布了App的2.0版本。这一版本开放了私信功能,允许楼主和朋友圈之间相互私信,私信在双方对话后5分钟内自动销毁。这是类似“阅后即焚”的一次新尝试。

  对于“无秘”会不会像有些产品一样昙花一现,林承仁坦言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他所做的只是不断调研,提升用户的留存率。“产品演化是个未知数,但我相信,匿名社交软件和实名社交软件会并存。”

好文打赏,给Ta鼓励
扫一扫用手机阅读本文
Tags:秘密  创始  创始人  人的  要么  
  • 相关搜索
图片推荐
    百度竞价如何做才能不被恶意点击

    百度竞价如何做才能不被恶意点击

    做百度竞价这么多年,要问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无效点击。无效点击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恶意点击。基本每天都会有来自竞争对手的点击,或者是因为故意想消耗消耗你的费用,或者只是单纯想看下你网站
    “猫女郎”驾到 创业女神真会玩

    “猫女郎”驾到 创业女神真会玩

    8月27日,万众期待的电商新贵伶猫网即将正式上线,快来一场与女神的约会吧!2015年8月,首届猫女郎大赛线上报名面向全球火热开启。记者获悉,与其它选秀相比,本届赛事的选手重新定义了女神的概念,在主推传
    京东揽入丝芙兰 带来一大波美妆大牌

    京东揽入丝芙兰 带来一大波美妆大牌

    【亿邦动力网讯】5月7日消息,亿邦动力网最新获悉,化妆品零售商SEPHORA丝芙兰日前在京东上线了官方旗舰店。丝芙兰京东旗舰店  丝芙兰京东店除常规代理大牌,自由品牌商品外,还有部分配合旗舰店开业,在
    不要怕负面评论,小创业公司会“越批越火”

    不要怕负面评论,小创业公司会“越批越火”

    导读:综上所述,知名度与评论语调会加深负面评论的影响。所以,如果知名度不高的创业公司,大可不必畏惧负面评论,甚至可以考虑制造公众舆论来促进自身发展。毕竟品牌知名度是一切的前提。    注:在谈论负面评
    一个美国成功创业者推荐的企业管理3款APP

    一个美国成功创业者推荐的企业管理3款APP

    科技正在改变现代创业者与他们的企业、他们的团队以及他们与行业保持联系的方式。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现代企业家需要学习更多领先的营销工具和可以使创新者保持领先趋势的思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增长,你没有
    为什么搜索关键词京东的商品会出现在百度首页一些思考

    为什么搜索关键词京东的商品会出现在百度首页一些思考

    最近搜索关键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搜索关键词的时候京东商品为什么会出现在百度首页,在笔者的印象中以前好像是没这种情况的,不知道这个情况是今年,还是去年都有了,而且排名貌似还很好,一直不掉,那么
    弄巧成拙!盘点那些失败的广告营销案例

    弄巧成拙!盘点那些失败的广告营销案例

    成功的广告有各种各样,出其不意型、时事热点型、幽默搞笑型......它们总是用自身的亮点抓住受众的眼球,对品牌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失败的广告呢?如果细细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失败的原因不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   
  • 联系QQ 邮箱:976382653@qq.com 微信:976382653
    在线留言
    发布软文
    广告自助购
    文章调用
    常见问题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