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家:微信群传播违法信息 群主应负法律责任 举报文章

专家:微信群传播违法信息 群主应负法律责任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5.12.6   

  作为微信群的主持者,群主有责任明确群里发布信息的规则,让所有群友都知晓、遵守平台运行的规则。

  随着微信的普及,因为各种需要,很多人加入了几个甚至几十个微信群。即使是由于工作需要建立的工作群,有时也难免人多嘴杂,闹出许多尴尬。

  大家对工作群怎么看?本报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访者声称自己拥有5~10个微信工作群,可见微信在工作当中的重要性。然而,近半受访者表示,工作群里只有两三成信息有价值。

  信息有效性是一回事,信息安全则是另一回事。本报采访法律专家了解到,工作群群主有义务明确群内规则,如果纵容不法信息传播,群主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你的工作群群主是谁?得好好提醒他一下啦。

  工作群:想说爱你不容易

  大学辅导员:

  本是私人社交 却不敢说真话

  于先生(化名)是大学的辅导员,长期与学生打交道,自然也离不开微信群这种沟通方式。他常用的微信群有11个,最近1个月使用的有22个。对于微信,他觉得“只要成员不在群里瞎扯,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工具”。但有时他却惑于信息的繁杂,“有时工作群聊天灌水,看了浪费时间,不看又怕错过了工作任务”。另外,消息泛滥的同时,私密性没有保证也是个问题,“最大的困扰是私人空间被蚕食,他说,从blog、校内网、QQ空间、到QQ、微信,本来都是个人的社交私密软件,但是由于受限于身份,不敢在上面随意发表意见,并且它们慢慢都沦陷为工作软件。”

  银行职员:

  太多商业机密 担心泄露出去

  牛先生(化名)是银行职员,常用微信工作群只有两个,但是依赖性很强,“平常交流几乎全部用微信”。对于微信,他最大的顾虑是信息安全的问题,“太依赖此群,有时候很多信息都在上面,容易泄露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因此他最希望微信群能加入“当天聊过之后,自动删除聊天记录”的功能。

  产品经理:

  工作群开太多 降低工作效率

  叶小姐(化名)是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平时在讨论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临时性的工作群。最大的问题是辨别各群的区别,“经常是要找到的人在不同的群都有,就要重新翻看每个群的内容,才能找到合适的群来讨论”,会降低工作的效率。

  1.你有几个微信工作群?

  A 一个也没有 13.23%

  B 两三个42.86%

  C 五个以上十个以下26.98%

  D 十个以上二十个以下 12.17%

  E 二十个以上 4.76%

  2.你最不喜欢工作群出现什么内容?

  A 工作本身的负面内容 19.05%

  B 同事趁机拍马屁 15.34%

  C 成员挑起敏感人事话题 14.29%

  D 成员发布可能违法违规信息 3.7%

  E 成员拉投票、求点赞 21.69%

  F 成员老在谈私事、聊天 19.58%

  G 其他6.35%

  3.你一般怎么使用工作群?

  A 随时关注 33.33%

  B 除非开会,否则不怎么看 24.34%

  C 除非被@@到,否则不看 21.69%

  D 不怎么看,别人问起说没看到 13.23%

  E 其他 7.41%

  4.你觉得自己的工作群中有多少有价值信息?

  A 100%都有价值 1.59%

  B 七八成的信息有价值 13.23%

  C 一半的信息有价值24.87%

  D 两三成的信息有价值 48.15%

  E 所有的信息都没存在的必要 12.17%

  5.请问你的职场地位是?

  A 新人 17.99%

  B 干了几年的普通成员 25.93%

  C 资深员工,并非领导 28.04%

  D 管理者、领导层 17.46%

  E 其他 10.58%

  公号运营者:互动多是资源 有时招架不住

  洪小姐(化名)运营着微信公众号,同时是微信群的群主,每天写作、编辑、排版、发文,工作中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和微信打交道。她工作上常用微信群有5个,参与的微信群多达71个。作为媒体人,她肯定微信群的价值,认为这种方式很便捷、降低了沟通的成本,便于聚集志同道合的人和开展社会活动。她也很清楚这些微信群都是宝贵的资源,“有些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和人,运营就得这样,这是资源不是负担”。

  在认真经营的过程中,她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作为群主应该要有意识的,不能太无聊,要有建设性;个人要投入时间精力,要了解大多数人。”但面对这么多工作群,她坦言也会觉得招架不住。“经常要看,耽误时间,都是碎片”,对于微信群,她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使得时间碎片化,影响注意力的集中,也占用了自己不少的私人时间。至于在微信能不能畅所欲言的问题,她认为没什么不能说的话,因为“不能说的话什么身份都不要说”。

  法律专家:群里信息私自外传涉嫌侵权

  基于微信群的半私交半公开性质,隐私信息如何得到法律保护?昨天,中国政法大学柳经纬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隐私保护,现行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微信领域,具体如何适用法律规定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微信群的成员在微信群内发布个人信息,其所发布的个人信息在其所预知的微信群范围内不被视为个人隐私,或者说,这部分个人信息是其自愿在微信群内公开的,他人在群里使用这些信息,谈不上侵犯隐私,不存在着隐私保护问题。但是,如果有人将群友的信息发布到群外,即扩大了发布领域,则有违当事人的意愿,散播者有可能涉及侵犯他人隐私,应承担法律责任。

  微信作为当前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工具,也成为被不法人员利用的平台。近日,法官提醒:群内传播淫秽信息,群主一并受罚。近来也不乏群主被判定同罪处置的案例。柳经纬表示,在网络发布信息与其他领域发布信息相同,都有一个底线,即不得触犯法律,否则发布者应承担法律责任。这是一般规则,不因微信领域而有区别。同时,作为微信群的主持者,群主有责任明确群里发布信息的规则,让所有群友都知晓、遵守平台运行的规则,并有责任对群里人员的言论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如果有人在微信群里发布法律所禁止传播的信息,群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这些信息在群里传播,当然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好文打赏,给Ta鼓励
扫一扫用手机阅读本文
Tags:专家  传播  违法  信息  应负  法律  法律责任  责任  
  • 相关搜索
图片推荐
    赚钱很难又辛苦,那是因为你不了解网络兼职

    赚钱很难又辛苦,那是因为你不了解网络兼职

    很多人都会觉得赚钱很难,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到手的工资还不多。每天早晚挤公交车,在办公室里又是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单调而又枯燥,工作很难提起激情。如果你也觉得赚钱很难又辛苦,那是因为你不了解网络兼职。网
    中小企业建站需求旺盛,微企点打造完美建站体验

    中小企业建站需求旺盛,微企点打造完美建站体验

    创业团队经常遇到的三个场景:1、你说你有一款令人尖叫的产品,却给用户看了一个粗糙丑陋的网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2、你说你有一个令人拍案的创业计划,却给投资人看一个粗糙丑陋的网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网站优化细节之标题和正文的匹配度

    网站优化细节之标题和正文的匹配度

    之前我们分析了新的SEO时代在网站标题上的优化思路,主要从满足搜索该关键词用户的需求和增加吸引用户的创新点这两方面强调的,下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标题和内容的一个匹配度的环节,这一环节是在我们网站标题优化
    不用SEO一样有流量

    不用SEO一样有流量

    本文最主要不是方法。是思维和变通!  为什么要写这个呢!其实现在觉得大家把SEO看太重了,却忽视SEO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就是为流量! 我做站时候,那时候SEO还不是很流行,可是那时候的我一天自己引流,
    京东7年融资20多亿美元,刘强东是怎样做到的?

    京东7年融资20多亿美元,刘强东是怎样做到的?

    从零售做起的刘强东,深信规模效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宁愿用亏本来换取更多的品类、更快的物流以及更大的规模。从成立以来,京东均以远超于行业平均增速的水平高速发展。尤其是在2007年到2010年,京东每
    百度站长平台:大型网站到了需要做改变的时候

    百度站长平台:大型网站到了需要做改变的时候

    外出参会交流、与站长朋友沟通,到最后总是成为接受吐槽的垃圾桶,无非就是大搜索的流量越来越没的搞、seo干不下去了,我该回家种地了......难道SEO除了优化网站结构、梳理TDK、研究百度算法就没有其
    56小时破千万 网易味央养猪众筹为何如此轰动?

    56小时破千万 网易味央养猪众筹为何如此轰动?

    网易众筹养猪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并且获得火爆认筹,这一方面是网易品牌良好口碑的反应,另一方面是网易黑猪肉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刚性需求。  文|李东楼  最近,有关网易养猪的消息再
    对号入座,SEO最容易陷入的6大误区

    对号入座,SEO最容易陷入的6大误区

    很多对SEO不了解或者刚入行的一些新人,对SEO的认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误区。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SEO,就很难做好SEO工作,容易让人陷于一种迷茫无助的状态。今天我总结了SEO最容易陷入的6大误区,只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   
  • 联系QQ 邮箱:976382653@qq.com 微信:976382653
    在线留言
    发布软文
    广告自助购
    文章调用
    常见问题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