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我写了《QQ空间营销(自媒体运营)10天实操手记》,在刚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还写了《自媒体的运营规划》和《自媒体运营实例分析》,到今天,刚好是运营的第30天。
这30天,一共写了29篇文章,平均一篇文章能够带来50个单向好友,也就是说一共增长了1500左右的QQ单向好友,之所以称为好友而不是粉丝,是因为他们仅仅是添加了我,每天能够看到我的空间动态而已,真正每天都关注的数量,要打上很大的折扣。
这个从空间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来,现在空间每天的访问量是500左右,文章每篇的阅读量是150左右。当然,还有一些情况,例如个别移动客户端访问,目前是统计不到的。
马化腾今天发文说:“有时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这句话很值得思考,因为“变”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主题,而我们究竟能不能以不变应变呢?今天就从“变”的角度给这30天做一个总结。
一、吸引手法之变
在做自媒体之前,我看过很多“大神”写的“日加微信好友100”之类的分享,标题看起来让人很激动,但里面的内容,无非还是那么几条:1、要有头衔,中国xxx领域第一人最好,自封的;2、利用软件、群、各种技巧批量加好友;3、复制别人的文章……多了就不写了,反正是不择手段。这样的手法,放在几年前或许还奏效,现在即使得到一大批的好友也没有用,就好像是拿着一堆的报纸站在街头,见人塞一份,不精准。只能拿来跟同行吹牛:“看,我一天增了200粉”。但,有什么意义呢?
做自媒体,要点在于吸引别人的关注。
在一群人之中,最惹人注目的,不是最高的那个,也不是最帅的那个,而是最与众不同的那个。与众不同,你可以是个有意思、幽默的人;也可以是个有特殊技能的人;还可以是个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等等。
吸引别人的关注,必须要奉献出自己的价值,让别人知道关注你是有好处的。
我的技巧只有一条:写出有价值的文章,然后通过各大平台扩散出去,有兴趣的,自然会关注,顺其自然,不强求。

二、竞争力之变
我们经常说竞争力,但竞争力在哪里?
假如我们在天猫上卖产品,产品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吗?我觉得不能,买家下次可能就在别家买了,因为产品是可以复制的,既然可以复制,就存在被颠覆的可能。
我认为,竞争力在于不可复制,在于唯一。品牌就属于不可复制的,自媒体要形成个人才品牌,才能长久运营。
说这个,是因为看到不少的朋友,开设一个自媒体平台,然后四处收集精彩的文章来发布给读者,想打造成网络版的《读者》这样的杂志平台。我觉得这样做搞反方向了,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平台,也不在于平台的粉丝数量,而在于运营自媒体的人,在于自己持续出价值。而且,收集别人的文章,注定就做不大,做大了就有版权纷争。
另外,读者只关心文章是谁写的,并不关心文章是谁发给他的,如果核心竞争力不在自己身上,注定是为他人做嫁衣。
要把竞争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打造个人品牌,这样即使换另一个平台,也有很多的粉丝跟随过去。
三、内容之变
有人说,如果坚持写三个星期文章,就能把知识储备掏空。以前我不信,到我真正写的时候,确实有这种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感觉,所以我写的29篇中,有不少文章是偏离了我原本定位的。不知道写什么,主要是一时想不到主题,如果给定一个命题的话,写起来倒不难。
读者是很诚实的,我写偏方向了,阅读量接着就下降,哈哈。
这给我的教训是:聚焦在某一领域,不跑太偏。
四、时间节点之变
因为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所以每天的文章都是晚上写的,到发布的时候,一般都在21点左右,这个时间节点不合适,大家都需要休息了,没时间看。又因为是每天都更新,很容易昨天的文章就被今天的给覆盖了,如果不是铁杆读者,也不会翻出过去的文章来看。
我特地测试过在中午和下午17点发布,阅读量要多不少。选择好的时间节点很重要,标准就一个:给读者留够阅读的时间。
好了,这就是30天坚持下来感触比较深的地方,当然,还有很多正在实践的需要验证的想法,等我验证出结果之后,再跟大家分享。
(文/木春,来自木春QQ空间:http://995333499.qzone.qq.com,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