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抄袭者利益驱动而非需求 你的idea别人是抄不走 举报文章

抄袭者利益驱动而非需求 你的idea别人是抄不走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5.6.11   

stealidea-pano_17773

  上周,PickRide反抄袭的事情闹得挺厉害。虽然我试用了PickRide的产品后,觉得做得很烂,但还是支持PickRide创始人谴责抄袭者、追求自己权益的行为。但今天我们不去讨论这件事情确实如此还是另有说法,只是说说我对抄袭的看法。

  抄袭在任何地方都有,包括互联网。从苹果抄袭施乐、微软抄袭苹果,再到现在中国互联网最为人诟病的一个话题,抄袭已经成为了西方人对大陆互联网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而这尤其拜一帮互联网大佬所赐,比如靠抄袭起家的腾讯,不仅让中国人看到了抄袭也能成功,同时也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抄袭史的序幕。

  而在以前,抄袭确实是成功率蛮高的一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网络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信息闭塞,不同国家的用户习惯差异严重、用户本地化明显,而且以前互联网用户还都在早期阶段,所以一个好用的产品很快就能获得用户,不管他是不是抄袭的。

  但现在,网络的高速发展,各个国家都日趋开放,很多产品一开始就面对全球用户,上面提到的所有差距都在不断减小,用户的认知水平和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如果一个产品是抄袭的话,绝大部分用户不会去用一个差不多的产品的。这样抄袭也就没有了意义,抄袭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高。

  其实细分起来,抄袭有三种。

  第一种是直接竞争抄袭,就是在同一个市场中,产品的基本逻辑都是一样的,只是UI颜色等一些细节不一样。这类抄袭基本上就是必死无疑,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傻到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这类抄袭中有成功的,那原因只有一种:不正当竞争。比如当年的微软用IE捆绑打败网景,就属于这一类,腾讯系的一系列产品也都是如此。

  但现在,即使是通过不正当竞争,也很难成功了。比如前一段时间Facebook打着黑客精神的名义抄袭SnapChat做出来的Poke,虽然上线当天Poke冲到了免费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但很快第四天便落到了34名,而SnapChat重新回到了排行榜前三的位置。

  第二种是在不同市场中,由于用户使用的语言、文化习惯等不同,催生的一种本地化抄袭,这类产品是最常见的一种抄袭。欧洲Samwer三兄弟的抄袭工厂就是这么干的,中国的Tumblr抄袭者、Path抄袭者等大量产品都是这种抄袭模式。其实这种抄袭看起来容易,实际上要想成功要比本土创新者更加困难,抄袭者不仅要完全理解原产品的逻辑,同时还要了解本土市场并做好足够本土化的改进,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别想成功。在这类抄袭产品中,虽然死伤众多,但也有几个比较成功的的,比如抄袭Pinterest的美丽说、蘑菇街,比如抄袭Whatsapp、LINE和Talkbox的微信,比如抄袭Groupon的美团等。

  第三种抄袭是由于政策或限制条件原因,比如中国特有的局域网,也催生了大量的抄袭产品,像抄袭Facebook的校内网(人人前身)、抄袭Twitter的饭否和新浪微博、抄袭YouTube的优酷等都是这类抄袭。还有一种是政策限制问题,比如Square涉及金融环境,其市场只在美国,而欧洲的iZettle由当地的金融资源,便成了欧洲的Square,国内也有很多如钱方、盒子支付类似的产品。后者在全球互联网抄袭中并不多,因为是政策问题,产品模式并不是其核心竞争力,所以成不成功和抄袭的关系不是很大。

  创新型的创业公司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个,成功的也只有那百分之几,而抄袭的产品成功的可能性更小。从那百分之几里面开始抄袭,不仅意味着成功的可能性更小(因为那百分之几也有可能是因为幸运而已),同时还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因为抄的人很多),以及本土化的问题和用户习惯问题。而且随着用户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大家也会越来越认可创新型的产品。

  不管是哪种创业,成功的几率都会很小,但抄袭的产品往往会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抄袭后遗症。由于前面有成功案例可循,所以抄袭的产品刚开始可能会很快火起来,资本、用户都会不断的涌入,但这造成了一个假象:就是现在的火热往往是原产品的光环效应产生的,但接下来该怎么走抄袭者并不清楚,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刚开始很火,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产品越做越烂(人人网),甚至这时候仍然是别人出一个你抄一个,不精心运营产品,置用户需求而不顾,同时也想不清楚有哪些商业模式。到最后用户抛弃、资本退出,倒霉的还是创业者自己。

  很多抄袭者,看见别人加什么他就他加什么,比如有人在照片上加声音,抄袭者也在产品里加个声音功能。我个人是很鄙夷这种行为的,这说明抄袭者他不知道在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他不知道用户要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还是按照中国人喜欢的大而全的去做一件东西。但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完全不是这样,用户需要简单、直接、满足直接需求的产品,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加上一大堆,结果都不知道用什么。(当然由于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层次分类太多,教育水平低的用户确实喜欢大而全、花里胡哨的东西)

  还要一个问题,抄袭的产品在现在这个人人上网,人人传播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没有优势。你的东西是抄人家的,用户讨厌你、媒体讨厌你,这样你自然就没有了优势。原来可能使用产品还比较封闭,大家接触不了太多的信息,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如此之广已经让抄袭者无处遁形了。

  而且从另一角度讲,抄袭对创业者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欧洲臭名昭著的Samwer三兄弟,专门复制美国的创业公司,然后通过各种包装把抄袭的产品炒到资本的最高点,然后卖出去。而那些做产品的创业者,实际上没有获得多少利益,反而落了一身黑。

  最后,我不否认现在还有很多产品可以成功通过抄袭来获得用户,但我文章从前到后都是有时间概念的。抄袭者现在过得很好,但网民教育水平、信息传播速度、传播广度、媒体的价值观越来越正确、整个市场越来越透明,所有阴暗角落的行为都会被曝光。所以奉劝那些以抄袭为生的伪创业者、投资人,不要去做这种蠢事,现在这么干感觉很爽,但过几年之后就过不下去了,你们不还指望着过几年才能收钱么?!

  你的idea ,别人是抄不走,因为抄袭者不懂得开发这款产品背后的逻辑和满足了用户什么样的需求。创业者是需求驱动,而抄袭者只是利益驱动,后者很难理解产品的灵魂是什么。而如果别人抄袭,还成功了,那可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抄袭者也有类似想法,而且比第一个做出来的想的更成熟,也更懂得如何实现这个想法。

  配图来自Inc

好文打赏,给Ta鼓励
扫一扫用手机阅读本文
Tags:你的  抄袭  利益  驱动  而非  需求  别人  不走  
  • 相关搜索
图片推荐
    618网购哪家强 电商APP优惠全搜罗

    618网购哪家强 电商APP优惠全搜罗

    年中已至,京东发起的618电商大战一触即发。这场优惠力度与参加厂商规模都堪比双11的电商狂欢日早已让网友们翘首以盼。京东首单满79元送79元,2-1024元京东卷领取、国美在线618家电100元现金券
    小米4刷上win10:感觉体验很不错

    小米4刷上win10:感觉体验很不错

    随着Win10正式版的发布,Windows Phone用户也在期待微软赶快将工作重心转移到Win10 Mobile上。Job Belfiore(乔北峰)在Win10时代很少露面,现在他在微博上晒出了刷
    关于所谓的运营一些总结

    关于所谓的运营一些总结

    所谓的总结,其实还是对之前的工作经验进行整理而已,许久也没有涉及到这类型的内容了。前段时间还机会有幸参加泪类类老师的当面培训课程,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具体有那些收获和成长,也就不再这里卖关子了,下面就
    网红经济中,素颜何以打天下?

    网红经济中,素颜何以打天下?

    前一段时间火遍大江南北的papi酱创造了网红界的一个新奇迹。一个月内,从获得千万投资、估值过亿,到一条贴片广告被卖出了2200万,着实证明了她的话: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有了美貌和才华,再凭借
    做SMO最值得创建帐号的10个平台

    做SMO最值得创建帐号的10个平台

    随着WEB2.0的深入发展,SMO这个词语被更多创业者以及个人站长所知晓。所谓SMO即通社会化网络媒体为自己的产品提升曝光率,获得用户。今天我们来盘点广大创业者为自己的产品或网站做SMO时应该首要考虑
    超市巨头涉足电商领域:自取灭亡还是咸鱼翻身

    超市巨头涉足电商领域:自取灭亡还是咸鱼翻身

    近日,几大超市大佬纷纷组建自己的电商平台,其实几年前就有许多实体企业涉足电商领域。一时间可以说电商遍地开花,但最终成功的却寥寥无几,电商行业是出了名的烧钱。没有钱玩电商等于是自杀,当然超市大佬们也不差
    HTC离职员工:HTC对大陆市场太漠视

    HTC离职员工:HTC对大陆市场太漠视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台湾企业HTC不断被媒体关注着。第二季度营收330亿元新台币(约合64.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51亿元新台币同比下滑49.3%;运营亏损为51亿新台币。  全球范围内裁员15%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   
  • 联系QQ 邮箱:976382653@qq.com 微信:976382653
    在线留言
    发布软文
    广告自助购
    文章调用
    常见问题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