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商假货的根源:第三方平台的暴利驱使和消费者的虚荣作祟 举报文章

电商假货的根源:第三方平台的暴利驱使和消费者的虚荣作祟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5.6.12   

  淘宝已经多次主动打击假货。从其自身利益链条来说,且不说假货会冲击用户的购买热情,许多正规卖家的生意也会因假货的“竞争”受到影响,有损整个阿里淘宝的交易额。

  

淘宝

  众所周知,假货就是电商行业毒瘤,虽一路喊打,但依然难以完全杜绝。

  又到一年年末岁初,在过去4天中,阿里旗下淘宝连续发布了与警方、新闻出版、知识产权、质检部门等4大政府职能部门合作的《2014淘宝商品质量检测打假报告》。

  这是淘宝自2014年12月18日以来连续发布的第四份打假报告,此前还有《2014年淘宝联动警方打击假货报告》、《2014年淘宝联动知识产权局打假报告》等。

  此外,淘宝网为了打击假货销售,还修改了金牌卖家的审核标准和清退规则。如果卖家曾因假货问题被处罚,即使没被扣分依然不能成为金牌卖家。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截至2014年12月12日,淘宝联动警方破获18个假货集群案件,已抓捕400余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

  自2010年起,5年内,淘宝联手知识产权局已处理各类专利侵权投诉案件3000余件;

  2012年开始,淘宝网主动与出版社或权利组织合作,将打击侵权盗版的战线前移,当年底就与2.3个权利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建立了互动关系;

  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淘宝网和“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就查处销售高教社盗版图书网店6126家,关闭店铺482家,总计删除盗版高教社商品87759件263277册。

  12月21日,淘宝再次发布了在商品质量检测领域的打假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11月,淘宝在一年内用神秘购买体系抽检62783批次商品,并与各地质检部门联合抽检并进行线下溯源打击。

  数字背后,看得见的是欣慰,看不见的,则是淘宝深深的无奈。

  现实中,淘宝被多次指出存在假货情况。客观的说,对于假货,老胡我自然是要喊打的,售假这事儿淘宝并非完全躺枪,不管怎样,淘宝上确实存在着一些假货,毕竟货是从自家的平台卖出去的,但要说淘宝故意知假售假,或者纵容假货,那还真有点冤枉了他。

  上述的案例证明,淘宝已经多次主动打击假货。从其自身利益链条来说,且不说假货会冲击用户的购买热情,许多正规卖家的生意也会因假货的“竞争”受到影响,有损整个阿里淘宝的交易额。就仅仅从资本层面来考虑,阿里也不会说故意纵容假货,要知道,现在阿里是美国上市公司,一旦售假属实,其将逐步催垮阿里整个电商生态,其股价必然受到影响,投资人也不好交代。

  就我个人而言,我主要在淘宝上是买一些线下不容易买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想说,真正电商假货的根源在于消费者自身的虚荣思想作祟和第三方平台的暴利驱使。

  1、中间商的利益驱动

  眼下,中国已经作为世界工厂的代工身份,其山寨复制能力强大非凡,甚至已经让制造假货成为一种经济现象,乃至支撑起地方区域的经济基础。这就让假货在根源上滋生了,电商只不过是流通的一种渠道。

  本质上,阿里淘宝只是提供一个平台,是“地产商”的角色,而不是零售商,其并不参与具体的发货和物流等电商具体运营环节。在真正的假货电商流通环节中,第三方中间商扮演了重要角色,巨大利益驱使他们造假,并提供给淘宝等不同的电商平台。

  而发货方就久走夜路必遭鬼,经过媒体暗访+调查,销售货物的第三方平台李鬼揪出来了,自然顺带手把阿里淘宝也捎上了。所以,给用户的感觉是淘宝售假,毕竟用户是在淘宝上下单的。

  2、消费者的虚荣作祟

  对于很多消费者则是“知假买假”。因为真品相对昂贵的价格让很多消费者无法承担,这时候,假货则能占领这块介于虚荣心与购买力之间的巨大空白市场。

  说的通俗点,电商假货也恰恰击中了有点小钱,但又没啥闲钱,爱面子,又缺里子的小白领们的需求痛点。

  很多时候,消费者已经判断出网店销售的商品可能为假货,但由于过于低廉的价格和可以接受的仿真程度,还是会选择购买。

  一位第三方中间商说,在很多直接发货者看来,大多数电商销售就不算“造假”,因为“一分钱一分货,我们没有欺骗顾客。当假货出现在路边或商场时,你觉得理所当然;而出现在电商时,你就恨得咬牙切齿?这显然有失偏颇。

  “又想买真货,又想便宜,哪有这种事情,淘宝为什么叫淘宝,让你自己去淘宝贝,找不到真的还给你7天退换货呢,一天瞎喷毛线啊。”有用户表示,“贪便宜!很多电商价格高,你们不当回事,非要去比价,比来比去么,心里舒服了,买回来倒霉了。明明就是人的劣根性,爱贪小便宜,明明知道这个价格根本就不可能买到正品,还下手,买到手还瞎嚷嚷假货。”

  3、线下打假的尴尬困境

  这个其实可以不用多说了,要知道作为80后的我们打小就对假货司空见惯——那时候可是没有淘宝。

  因为现实利益驱动和消费者的虚荣心理,假货有了产生和流通土壤,但有关部门高喊打假喊了几十年,为何线下依然会屡禁不绝?隔三差五的“专项治理”、“集中焚烧”、“成果展示”,结果呢?假货有因此减少么?意义又有多大呢?

  以前有个新闻很有意思,某地工商办错了案子,把假货认做正品,被消费者堵门投诉。记者同时拿着假货和正品问办案人员,“请问你们是怎么鉴别的?”工作人员沉默了一下,“肉眼看,这批货造的逼真了点。”但镜头画面掠过,正品和假货的外观却有着明显差异。

  这个案例可以说明什么?你们应该能感受到。

  【结束语】

  实际上,电商与传统销售都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而已,其与“假货出现与否”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记得在今年11月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创始人马云就说过,“对电子商务来讲,我认为解决假货只能靠互联网,互联网是打击假货的最佳途径。”

  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但细想一下就了然:对于假货问题,制造商的确最怕到淘宝网上去卖,因为能很简单地查出谁在卖,公安马上就可以根据线索扑上去了。 线下随时闻风而逃,线上则真正无所遁形。

  所以,摸着自己心口说,作为电商消费者的你我,很多情况下是不是知假买假,谁让咱钱少又好面子呢?没办法,这才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电商假货之最大真相,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而已。

  所以,随口说说很容易,大家都知道有假货,也知道在哪儿,但光说不做毫无意义,去嘲讽和苛责正在踏实努力的积极实践更是毫无意义。

  不要苛责别人,先从自己做起。

好文打赏,给Ta鼓励
扫一扫用手机阅读本文
Tags:假货  根源  第三  第三方  三方  平台  暴利  驱使  消费  消费者  
  • 相关搜索
图片推荐
    正规企业网站被K后的反思

    正规企业网站被K后的反思

    令人抓狂的K站终于有一天这个恶梦降临到公司网站上。一直以来以为K站只是那些擦边网站、买HEI链、关键词堆砌的结果 ,想不到正儿八经优化的正规企业网站,也遭遇了被百度K站。以前看别人网站被K,看那些被K
    华为何刚:若只剩三家手机商 华为是其中之一

    华为何刚:若只剩三家手机商 华为是其中之一

    [摘要]华为手机上半年发货量4800多万台,收入70多亿美金。  腾讯科技讯 2015年7月底,在麦芒4手机发布会现场,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接受了媒体专访。针对华为手机的定位、未来战略和目
    陈安妮变现成功、papi酱被“摧残”…网红正在走钢丝

    陈安妮变现成功、papi酱被“摧残”…网红正在走钢丝

    一篇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漫画,为某款漫画APP赢得了一百万用户,这个以网红特质成功向产品引流的伟大的安妮,背着梦想婊的名声,实现了很多初创团队梦寐以求的100万初始用户获得。  以个集美貌与才华于
    线下有“奇功”,社区O2O才不被缚住手脚

    线下有“奇功”,社区O2O才不被缚住手脚

    瞄准吃喝拉撒睡,打通最后一公里,近些年,创业者不约而同的瞄准了社区O2O,风起云涌,好不热闹,着实烧了一把虚火。但是,有些事情偏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眼看着各路英豪烧了不少的钱,至今却仍然无一家创出
    探秘虚假电影站点如何使用黑帽手法获益

    探秘虚假电影站点如何使用黑帽手法获益

    这几天笔者一直在看一部热播的电视剧《陆贞传奇》,相信很多网友也在观看这部电视剧,许多电影类的网站都有这部电视剧,根据笔者的一点经验,百度影音更新的比较快,而一些大型视频网站更新的比较慢。所以很多用户会
    新闻类的网站建设风格定位

    新闻类的网站建设风格定位

    古往今来,报刊媒体展现新闻的形式已在用户心中根深蒂固,只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媒体慢慢转向互联网多媒体的发展,新闻类的网站也逐渐崛起,不如把传统报刊的形象搬到网站上来,这种网站建设风格的用户体
    大姨吗柴可:互联网创业的猴子理论

    大姨吗柴可:互联网创业的猴子理论

    导读:纵观今天的互联网创业格局,就像极了正在分裂的非洲大陆,里面充斥着西非和东非的猴子。  本文作者为大姨吗CEO 柴可。  前言:前几天,一则多家App因为刷榜被苹果下架的新闻激起了我的表达欲,在我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   
  • 联系QQ 邮箱:976382653@qq.com 微信:976382653
    在线留言
    发布软文
    广告自助购
    文章调用
    常见问题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