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独角兽是否估值过高?10亿美元以上的收购案也许能给出答案 举报文章

独角兽是否估值过高?10亿美元以上的收购案也许能给出答案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8.8   

  当这个问题被抛出后,很多事实都能给出佐证,比如今年以来,很多科技公司的收购标的都超过 10 亿美元,但这些收购对象并不是那些被津津乐道的独角兽们。

  “你卖的,我们不一定买”

  根据 Unicorn List 给出的数据,目前有 168 家独角兽企业受到 VC 的支持,这些企业总市值为 6000 亿美元。尽管公司的数量依然与以前一样多,但是这些巨头买家们似乎并不兴趣。

  这并不是因为买家正持观望态度。

  事实是,2016 年已经发生了 21 起交易金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私人科技公司收购案,但其中仅有 2 家为独角兽公司。

  尽管在独角兽的成长过程中有 VC 豪掷,但面对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明星公司,VC 们更想看到的是合适的退出路径。今年年内,因为缺乏退出一级市场的独角兽企业(不管是通过 IPO 还是通过并购),投资者们都多少表现出了不情愿。尽管个别独角兽公司在 IPO 上表现出有限的亮点(比如 Twilio 公司),但是并购方面依然表现惨淡。

  就像下面这张图显示的,独角兽不被收购,不是因为缺少愿意出高价的买家。

  自今年年初以来发生的这 21 起 10 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公司收购案,并不包括一些上市企业对其他上市企业的收购,而只是私人科技公司的收购与合并:

  1、以10亿美元以上的价格收购的私人科技公司;

  2、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被其他公司收购多数股权的私人科技公司;

  3、被私募股权公司收购的私人科技公司

  在 21起 10 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公司收购案中,只有2家是风险资本支持的独角兽科技公司——交易前估值为 15 亿美元,被阿里巴巴收购了多数股权的 Lazada 和被思科以 14 亿美元收购的 Jasper。

  也就是说,市场不缺买家,他们只是对独角兽公司不感兴趣。

  

  “名利场”与估值过高的独角兽

  对于知情人士而言,缺乏可收购的独角兽公司并不稀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 2015 年年中,获得 10 亿美元以上的估值成为独角兽公司的地位象征。创始人和投资者认为,这种地位象征能够吸引人才、获得媒体关注,而媒体报道又为让这些公司更加暴露在镁光灯下,带来品牌溢价,一个平淡的行业也许就此变得热闹非凡。

  如果增长能够继续,后期投资资金又能够持续弥补烧钱速度,那么好日子就能继续循环。

  但是,投资者踩下了刹车。

  根据 2016 年第二季度《风投脉搏报告》(Venture Pulse Report)给出的图表,独角兽公司的诞生数量在 2015 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达到了顶峰。

  

  退出途径缺乏、公共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和一些独角兽公司与生俱来的短板抑制了 2016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独角兽公司的诞生。盈利能力、现金流良好和单位经济效益这些概念还未过时,但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发展的观念却已经失宠了。突然之间,Dropbox、Cylance、Apttus还有印度的 Zomato 等独角兽公司都开始谈论、吹嘘他们获取现金流的方式。

  

  从独角兽到“估值过高的独角兽”

  “单位经济效益”本身只是商业常识,但是对独角兽来说,这个概念却带来了新挑战。

  考虑到长久发展,独角兽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都会借入大量贷款,而这笔资金却被计入估值体系中。也就是说,公司的估值受到约束,高度依赖未来的绩效情况,而绩效却是以预设的超高速增长为前提的。在少数案例中,这样的绩效似乎能够实现——比如 Uber、Airbnb 和 Snapchat。

  然而,对大多数独角兽公司而言,估值都是在及其理想的情况下做出的,公司除了快速成长别无他法。换句话说,这些独角兽公司在当初融资时就估值过高,以至于找不到接盘侠,或者无法成为合适的收购标的。在某些情况下,私募市场中的独角兽公司估值甚至远高于公开市场中的对标公司:比如与 Box 相比,Dropbox 就显得估值过高,与 Hortonworks 相比,Cloudera 也显得估值过高。

  考虑到不断变化的融资格局,盈利能力、正向现金流这些指标会变得更加重要,如此一来,独角兽公司是否能够高速增长还有待考量,估值体系也会被重新定义。

  独角兽公司的下一步怎么走?

  就像上面的数据,确实有买家愿意收购市值 10 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公司,所以独角兽公司退出途径的缺乏不仅仅归咎于“市场”。

  那么,独角兽公司应该怎么做?

  少数拥有盈利能力和高速增长的的独角兽公司依然可以活得很好,但如果是那些“操之过急”的独角兽公司,则会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被以较低估值被买下,承担一切损失:

  对于一些前景黯淡或是投资人、董事会和创始人都认为需要经历漫长的不确定道路才能发展到与估值相符的独角兽公司,可能会选择以被收购的形式接受“降价融资”的退出途径。根据这些独角兽公司融资过程中的投资人保护条款,这是一种谨慎的做法,因为投资者可以根据优先权和其他条款收回他们的资金。

  在这些情况下,很可能需要由创建者和主要员工承担损失。

  减慢烧钱速度,从长计议:

  若发展前景依然光明,而且仍能保证发展到独角兽估值的公司,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减慢烧钱速度,实行紧缩的政策。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会发生裁员和业务精简。

  也就是说,大多数独角兽公司在 2016 年最后几个月中需要进行融资。

  

  随着一些独角兽公司采取节约策略,他们在资本层面的道路可能会延长。但是 2016 上半年的趋势告诉我们,如果想要通过并购寻求退出,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收购方从来不缺,只是独角兽并不是他们的最佳标的。

好文打赏,给Ta鼓励
扫一扫用手机阅读本文
Tags:独角兽  是否  过高  美元  以上  以上的  上的  收购  也许  也许能  
  • 相关搜索
图片推荐
    细说百度快照不更新和退档原因(一)

    细说百度快照不更新和退档原因(一)

    百度现在算法更新的很快,越来越多的站点已经无法满足百度的标准,而对于新站点和老站点来说,如何优化才能达到百度的基本要求呢,接下来还是听我汇道小潘先给你讲解今天的重点,《百度快照不更新和退档原因》(一)
    如何利用江湖商圈O2O系统快速引流吸粉

    如何利用江湖商圈O2O系统快速引流吸粉

    不管运营任何一个平台,粉丝(用户)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吸引消费者关注到我们,信任我们,才会依赖我们的平台。如今,互联网大潮下,做外卖O2O的、做商圈的O2O、做本地门户网站的那么多,而我们
    反正不缺网红,微博顺手做了个可打赏的知乎 Live

    反正不缺网红,微博顺手做了个可打赏的知乎 Live

    语音直播不是件新鲜事。十年前 QQ 聊天室 和 YY 语音就让其初现雏形,再后来直播热潮掀起后,不管是红点直播这样的独立 App 还是知乎 Live,都在抢滩用户听的直播场景。    现在,靠着一直播
    阿里前CEO卫哲:B2B的三差、四率、两大坑!

    阿里前CEO卫哲:B2B的三差、四率、两大坑!

    卫哲提出中国B2B行业历史远超B2C电商,但始终没有迎来大爆发,很大因素是该行业的发展轨迹与实体经济发展规律相反,当经济萧条时反而B2B行业出现增长。  他还指出,B2B是分蛋糕的行业而不是做蛋糕,平
    O2O模式下怎么获取精准用户

    O2O模式下怎么获取精准用户

    你是不是熟读各种推广宝典,想一展身手,然后网是撒出去了,但是捕的是星光捞上了月亮!  你是不是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在刀光剑影中登上华山之巅,一俯群雄,但是修炼了数十载却功力平平!    很
    金沙江创投罗斌:我如何命中映客、ofo两只独角兽?

    金沙江创投罗斌:我如何命中映客、ofo两只独角兽?

    2016年,寒潮席卷创投圈,很多创企因为拿不到钱而渴死在了半路。不过,再冷的寒冬也不乏资本的宠儿,部分公司的融资金额和频度依然高得让人咂舌。OFO和映客便身列其中。  这两个项目背后的早期投资人里,都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   
  • 联系QQ 邮箱:976382653@qq.com 微信:976382653
    在线留言
    发布软文
    广告自助购
    文章调用
    常见问题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