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从“应用号”到“小程序” 微信的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举报文章

从“应用号”到“小程序” 微信的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9.22   

  跟同事一起正吃方便面吃的开心,发现朋友圈被刷屏了。“小程序”来了,大世界要变了?

  虽然应用号我们期待很久了,但如果想赶上这波行情,那就务必要对产品的定位和可能的演变做一些判断。

  目前为止,关于“小程序”的信息还不是很多,但结合官方的表述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了。当然,只要没有最后尘埃落定。一切都还只是猜测。

  “应用号”怎么变成“小程序”了

  

  官方的表述里,小程序和原有的三种公众号是并行的体系。

  但很奇怪的是,微信刻意避免使用“号”这个表述,而是换成“小程序”。

  “小程序”在HTML和JAVA时代就曾经被使用过。

  今天“小程序”再次被使用,合理的推测是“小程序”将不沿用公众号的产品和展示形态,成为微信系统的一种第三方插件。可以在微信的聊天窗口、朋友圈等位置直接运行展示。

  “小程序”是什么?

  

  根据官方表述和流传出来的关于“小程序”的技术接口来看,通俗一点的说,“小程序”其实是微信提高了自身对于HTML5的特性支持能力,开放了更多的系统调用。例如GPS、传感器等的调用等等。

  可以预见的是,微信里H5产品将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快的加载速度,和更多的功能。

  “小程序”改变了什么?

  关于H5和APP之争,有很多因素决定了这几年H5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其中有一点是H5并不能一次开发多处使用,而是要面临不同浏览器和APP平台更多兼容性挑战。比如过去微信就不能支持很多的特性,所以才有了“小程序”。

  几年前,当微信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时,我就认为微信的平台可能会给H5一个独特的发展机会:所有H5以微信的接口为标准开发,浏览器逐步向微信标准靠拢,最终实现一次开发,多处使用的目标。

  今天来看,“小程序”虽然来得晚了,但是毕竟还是来了。H5产品的标准化运行环境有望出现,微信里H5产品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这是可以预见的。

  “小程序”会挑战APP吗?

  这个话题估计是大家现在最关心的。但,我现在的答案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了。

  H5和APP的产品定位本身已经很清晰了,目前来看并不会因为小程序而有巨大的改变。

  H5和APP的区分界限早就不是简单的用户体验问题。NATIVE+H5的模式早就被很多APP在采用。APP和纯H5产品的核心区别是对于入口的需求。

  以iPhone为例,现有的格局下,APP产品通过AppStore的榜单、搜索以及社交产品、广告平台等方式被用户发现、下载、安装。而H5产品主要靠域名+社交平台被用户消费。

  这里可以看到,APP获取一个用户的门槛是高的,但高门槛带来的好处是,用户的二次消费门槛低了。而H5虽然首次消费门槛低,但却遇到了后续消费门槛无法降低的问题。而这方面正好是APP的优势。

  事实上,目前为止,APP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规模总体还是高于公众号很多的。不要因为微信活跃度高,而认为公众号或者“小应用”的活跃度就会高了。如果这么类比,“小应用”和微信活跃度的关系,应该对应APP和手机活跃度的关系上了。显然这不是合理的数据分析方式。

  微信和手机操作系统

  既然聊到了这个层面,也有很多人觉得微信的未来就是手机操作系统。但我相信连微信自己也不是这么定位的。

  因为,手机操作系统的核心展示是APP收藏夹,而微信是聊天窗口。这个本质不改变,就很难改变“应用APP”和“小应用”在各自体系里的地位。

  手机操作系统未来依然是APP的天下,侧重重体验、重交互、高粘性需求的产品。比如微信就是这样的产品,设想微信就是一款基于浏览器的H5产品,估计你用起来就很崩溃了。

  微信平台上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和“小应用”将依赖推送、扫描和社交传播来搭建。预计“小应用”将只有扫描和社交传播两种方式,推送将保留给前三种公众号,“小应用”可以嵌入在公众号中。

  而过去成功的公众号(不考虑早期野蛮涨粉起来那些)基本上也就是靠这两条:要么内容运营来实现社交传播,要么通过线下场景实现扫描频度。如果有这两方面的资源,无论是不是有“小应用”出现,都早就不需要做APP了。

  未来微信可以支持更多“小应用”发现模式吗?

  微信缺少的是展示位,所以很难让用户把常用的“小应用”展示出来。价值连城的九宫格也已经藏的很深了。“小应用”要获得更好的位置资源确实不易。

  微信对比浏览器缺少了域名模式。域名其实就是快捷键,少了这个,在微信里发现“小应用”又难了很多。

  剩下的,就是搜索了。如果让“小应用”具备更好的搜索标签属性,这会涉及到很多的规范性要求,要做好确实也是极其不易的。目前来看,微信的着重点似乎也还没有在这上面。

  目前为止公众号的重复消费还是所有公众号开发者的痛。获客成本高。推送的打开率,无论是订阅号还是服务号大多还是非常低的,爆款需要依赖社交传播。这样的前提下,媒体和内容电商相对更容易发展。而工具、娱乐、shoppingmall等等需要用户主动二次消费的产品就不易用公众号作为依托了。

  “小应用”的推出,包括之前朋友圈广告新模版的推出,对于微信来说,解决了平台第三方产品的标准化体验提升的问题。

  但对于一款重度产品的开发者来说,如何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你,依然是你最需要关心的事。所有的传播更多的是为了被用户发现,而用户维护必须解决用户可以快速找回产品的问题,这方面APP依然还是必要的。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款银行APP和银行公众号你都在用。当你要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你会用APP还是公众号?这不是体验问题,而是点击次数决定了用户的选择。

  写在最后

  APP和H5本质上不是对立面的两方。NATIVE和H5都是APP的构成部分。

  APP和公众号也不是互斥的。一款重度产品大多两种产品形态(也许还有更多形态)都需要。

  我个人更希望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可以帮助用户通过社交化渠道更快的调用起其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最佳体验的产品形态,不管是公众号、“小程序”还是APP。把选择交给用户和开发者。例如现在很多导航系统的调用方式,或者就像操作系统实现多个APP之间的互相调用。

  可惜对于微信和任何APP来说来说,调用其他APP就意味离开自己的APP,多少还是有些不舍的。毕竟导航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调用。

  至于到底未来应该首选开发APP还是开发“小程序”,现在我真给不出答案。作为开发者,你需要关心的是你的用户和你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场景来完成从0到第1次,以及到100次的缠绵。如果这个过程你想明白,想透了,你也就不会有犹豫了。

  而要不要称为“小程序”红利里的卖水人,那就要看这波红利会持续多久了。

好文打赏,给Ta鼓励
扫一扫用手机阅读本文
Tags:应用  小程序  程序  葫芦  什么  
  • 相关搜索
图片推荐
    百度整治虚假“官网”网站,元芳你怎么看?

    百度整治虚假“官网”网站,元芳你怎么看?

    作为站长,肯定最担心的就是网站被降权和内容信息被拔毛,这严重影响了网站的运作,而近期大家可能已经听说或者发现很多带有官网信息的网站进行降权处理和信息拔毛,包括了像比比贴、中国供应商这样的大型网站。  
    传统技术人员该如何转型?

    传统技术人员该如何转型?

    传统技术人员该如何转型?这个问题很是纠结。最近碰到了不少网络技术牛人,有软件的和网站的。有超级黑客等等大家都十分的困惑,每天就是自己看着自己的软件或者在站长群之类的地方意淫。我在想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
    优化企业网站最完美的思路

    优化企业网站最完美的思路

    导读:前几天,我面试了一份网络推广工作,这是一家传统的工艺品生产企业,公司想要利用网络推广产品,提到网站推广我第一想到的就是SEO,所以,我到职的第一天就给这家企业建了一个企业网站。网站建好之后,就进
    网红吸金惊人 是“黄金时代”还是“泡沫宿命”?

    网红吸金惊人 是“黄金时代”还是“泡沫宿命”?

    靠每次不到5分钟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走红,迅速积累800多万粉丝的网络红人papi酱,近日获得了1200万元投资,估值上亿。一时间,不少网民也开始摩拳擦掌:德国小伙子阿福以上海话吐槽洋女婿的种种烦恼,被
    分析百度近期持续更新给seo带来的变化

    分析百度近期持续更新给seo带来的变化

    11.22日,百度站长平台高端站长沙龙(北京站)的百度之夜沙龙活动后,卢松松在自己的博客中发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消息:百度(移动搜索中)将从12月中旬开始,逐步淘汰不具备唯一价值的pc页,鼓励站长建设
    客户管理:SEO站内优化修改自评表

    客户管理:SEO站内优化修改自评表

    大家好,今天爆老师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项目文档中的《seo站内优化自评表》。通过专业的需求文档来解决与客户想要高绩效之间的落差,避免谈客过程中的不必要误解。  特别是做过新项目售前工作的朋友会有体会,一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   
  • 联系QQ 邮箱:976382653@qq.com 微信:976382653
    在线留言
    发布软文
    广告自助购
    文章调用
    常见问题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