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Google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创新能力,他推出Android系统、谷歌翻译、谷歌地图等产品带给了我们优秀的体验,但他成立至今也曾有过不少失败的产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谷歌成立至今的26个失败的产品,其中一个只推出一天就宣告失败。
谷歌目录搜索(Google Catalog Search)(2002年至2009年)和谷歌问答一样,谷歌目录搜索也是谷歌对于搜索引擎业务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错误理解。谷歌将上千上份纸质产品目录上传到网上,以供用户查看。有意思的是,会对纸质产品目录感兴趣的客户却对网上购物缺乏兴趣,谷歌目录搜索压根没有存在的意义,谷歌于2009年选择关闭了该项服务;
谷歌健康(Google Health)(2008年至2011年)谷歌在2008年推出个人健康信息平台谷歌健康(Google Health),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病历、处方等健康资料,谷歌则与保险公司、医院、医疗机构进行合作,这些机构能调取这些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但由于用户担心个人信息泄露,谷歌健康没有获取到足够多的用户,于2011年正式关闭;
谷歌目录(Google Catalogs)(2002年至2009年,2011年至2015年) Google Catalogs是谷歌开发的一款将纸质商品目录转换为用户可以在线翻阅的数字产品,但是因为缺乏人气,谷歌在2009年将其关闭,然后在2011年又为iPad开发了平板程序,2013年,平板程序停止更新,到了2015年,Google Catalogs彻底停止服务。
Google Lively(2008年至2009年) Google Lively是谷歌推出的一个在线虚拟社交环境,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化身在这里畅所欲言,就像是在网上的第二人生一样,该服务推出于2008年7月,在2009年1月被关闭,仅仅持续了6个月;
谷歌记事本(Google Notebook)(2006年至2011年)谷歌记事本是一款小工具,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可以通过这款工具进行剪切、黏贴,做一些笔记。2009年谷歌停止这项功能的技术支持,并在2011年正式将其关闭。其实谷歌记事本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谷歌也于2013年推出了后继产品Google Keep;
谷歌页面生成器(Google Page Creator)(2006年至2008年)谷歌页面生成器(Google Page Creator)是谷歌推出的一款网页制作工具,用户体验一般,所以失败在所难免,谷歌于2008年关闭了这项服务,之后推出了后继产品Google Sites;
谷歌眼镜(Google Glass)(2011年至2015年)谷歌眼镜曾被看作是一款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黑科技产品,然而这款产品却因隐私问题备受非议,最终谷歌于2015年宣布正式停止该项目的开发;
谷歌阅读器(Google Reader)(2005年至2013年) 2005年,谷歌于推出的RSS订阅平台谷歌阅读器,该服务拥有相当不错的用户体验,然而由于用户持续减少,谷歌在2013年选择关闭该服务;
谷歌视频(Google Video)(2005年至2007年)谷歌视频是谷歌针对YouTube推出的一项服务,他可以搜索网上的各类视频,但谷歌视频在与YouTube的竞争中完全落败,处于下风,随着谷歌在2006年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谷歌视频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意义;
Google Wave(2009年至2010年) Google Wave是一款个人通信和协作工具,试图将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社交网络结合在一起,在推出之前被媒体宣传为是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的终结者,但遗憾的是,用户并不喜欢这项服务糟糕的界面,开发工作也在次年中止;
Google X(存活时间:一天) Google X是谷歌旗下的一个神秘部门,曾研发出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等黑科技产品。然而在10年之前,Google X这个名字被用在一项失败的产品上面,2005年推出的GoogleX试图在搜索引擎主页上加入和苹果Mac OS X一样的Dock栏,把谷歌所有的产品列在上面。然而悲剧的是,这玩意一点都不好用,一天之后就被谷歌关闭了;
iGoogle(2005年至2013年) iGoogle 是谷歌推出的个性化网页服务,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自己的搜索主页,添加各类小工具,每次打开主页之后就可以第一时间查看到邮件、头条新闻、天气预报等信息,其实很用户很喜欢这个功能,但是谷歌却在2013年选择了关闭iGoogle;
Jaiku(2007年至2012年) Jaiku是芬兰一家微博网站,2007年被谷歌收购,但是之后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Jaiku没能Twitter那样流行起来,最终于2012年被关闭;
Google Knol(2008年至2011年) Google Knol是谷歌于2008年推出的知识单元,谷歌希望通过Knol鼓励在某方面有特长的人写出相关的权威文章,这些文章将被保存在Google的服务器里,与维基百科不同的是,谷歌计划在每一个词条旁显示出作者的真实资料,使文章的所有控制权将在作者手里,最终该服务发展不及预期,于2011年11月被宣布关闭;
Google Fast Flip(2009年至2011年) Google Fast Flip是一项在线新闻阅读服务,希望能提供像翻阅杂志一样的体验,之后谷歌还推出了移动版本。可惜该服务并没有打响市场,谷歌于2011年叫停这个项目;
Google Mashup Editor(2007年至2009年) Google Mashup Editor是谷歌于2007年开发的一个在线编辑器,允许开发者直接在线创建、测试及调试各种mashup及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所有的工作均可直接在浏览器里完成。作为一个试验性产品,谷歌在2009年选择停止Mashup Editor并将所有服务迁移到Google App Engine;
Nexus Q(2012年至2013年) Nexus Q谷歌在2012年6月的Google I/O上发布的一款社交流媒体服务器,造型古怪的他一经发布便得了大量关注,虽然如比,但接下来的市场发展却不及预期,随后在2013年1月17日,谷歌更新了Nexus Q在 Google Play 上的页面,结显示为“不再销售”;
Google Offers(2011年至2014年)团购鼻祖Groupon崛起以后,谷歌试图收购但以失败告终,随后谷歌决定使用Google Offers打入团购市场,该服务与Google地图的商家信息功能相关,但在团购热潮逐渐退去后表现一直不佳,直至2014年被宣布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