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互联网以及应用程序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系统应用以及软件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有效动力,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应用程序泛滥,已经成为危害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面,最近,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内的应用程序已经成为互联网隐私以及安全隐患发展的最新制约因素,尤其是随着疯狂来往隐私泄露事件的爆发看来,用户对于应用程序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认知权与知情权存在着偏差,因此,加强对于程序“身份证”的监管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程序势在必得的事情。

恶意程序“任我行”
随着互联网应用程序以及对于移动互联网程序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进入到应用程序开发的行列,成为促进程序繁荣发展的保障,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最直接的推动力,但是,在这其中总是伴随着一些恶意应用程序扰乱市场秩序,据58传媒广告联盟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安全数据报告平台监测应用软件39.2亿次,其中检测到恶意软件1122次,其中新增恶意软件69个,新增恶意软件是2012年的五倍多。大规模的恶意程序在互联网领域摆开“任我行”的姿态,游离在市场发展之中,恶意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威胁互联网发展的最重要方面。
第三方“狙击”恶意程序
尽管说恶意程序在互联网时代呈现出泛滥发展的景象,但是,就整个的市场而言,第三方软件的崛起为众多的用户带来了福音,越来越多的杀毒软件或者安全卫士已经成为拦截恶意程序的有效屏障,不仅仅在PC端,在移动端照就是这样,因此,第三方软件的狙击效果为成为恶意程序发展的梦魇,随着第三方软件的不断增多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恶意软件已经显得无处藏身,在治理恶意软件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程序签证,成就生态监管
对于市场应用程序发展而言,第三方软件只起到一种监督和规范的效果,对于彻底解决监管,树立市场规范,还是要靠对于程序的实名签证,最近推出的程序实名签证制度,让所有的应用程序行驶在阳光之下,通过安装使用应用程序能够很好的了解开发者,通过这种程序身份证制度不断的为应用程序的监管打开市场空间,而且,通过这种实名认证相当于对于程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系统”,对于恶意程序的监管能够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成为促进应用程序市场监管的利器。
应用程序对于用户财产以及隐私的窃取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越来越多的恶意应用程序背后反映的是市场监管的缺失,通过对于第三方软件的介入以及对于整个的实名认证制度的实施将是对于整个的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一种有效监管,通过发挥实名认证的透明化管理,来尽量杜绝互联网恶意程序所带来的隐私以及财产安全隐患的损失。
本观点来自58传媒www.58chuanmei.com 转载恳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