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这对于传统企业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在看到周边电商平台都有着极其不错的发展之后,达自身也是打起了线上的主意。达O2O似乎成了这个时代必须要推出的产品,而用王健林自己的话说,即便要付出代价,达也要去搞O2O。可是一个线上模式是说做到就能做到吗?在我看来,达O2O现在需要做两件事,首先是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感和黏性,此外就是往互联网金融方向走。两条腿走路才能让自己的转型之路变得更顺畅,阵痛感也更小。不过对于线上O2O项目,即便马云的话充满了调侃意味,但一个现实还是摆在了达面前,面对一个经验尚不足的新领域,达该如何做好的准备呢?
落实O2O线上战略,清除发展障碍。
线上电商平台的确是一个需要挖掘的项目,未来的发展潜力也很大,但是仔细观察行业势头,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目前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的所剩无几。即便是达这样的传统豪强,想要在线上硬生生闯出一条路难度也是非常大。因此与其盲目入驻电商市场,倒不如转变自己的经营思路,超前自己的运营方针,利用自身在线下实体店的优势,将线下与线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后打造出自己的消费文化。就像前面提到的,现在达需要做的不是盲目的增加影响力,而是从用户体验度着手,增加消费者的体验粘度,因为在现阶段达千不能迷失方向,过早的进入拼资源的步伐,相反应该寻求一种服务与需求对接的沟通平台,将这些功能融合到一个固有的平台里,使线上能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决策,线下则专注于商家与商家的连接(积分运营),人与服务的连接促进所有交易完成在一个闭环的生态圈里,这才是达长期发展的根本点。
切实利用好合作伙伴的资源与力量。
巨头之间的合作并不一定是正能量。很多例子向我们证明了即便是巨头,一旦处理不好资源和渠道的关系,双方的合作也是会崩溃的。因此对于百度、腾讯以及达的三方合作,达除了增强自己的底气以外,还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平台的建立一定要是互惠互利的。对于合作方的优势一定要积极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完成预期的目标。毕竟这次达O2O的建立,除了达自身,也有来自百度和腾讯的资金,虽然纸面上的阵容很豪华,有百度的线上流量和宣传,有腾讯的移动端口红利,但是如何协调好这一系列关系将是达O2O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我想这些优势都应该被好好地利用起来。当然这是一些大型的合作伙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对于达内部的商家环境也要适当呵护,在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中,达自己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比如通过线上、线下大量收集用户信息,从而帮助购物中心提升资产价值,减少错配,并且逐步降低大数据带给商家的分析压力,直接给予他们有价值的营销建议等等都是可行的措施。
发展早期也要适当增加盈利多样化。
赚钱是每一个商家都关注的事情,不能说达上线一个新项目就不要求盈利指标,只能说在前期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在意这个。但是对于盈利的具体操作,我想达也要在自己后期的O2O构想中做好准备。毕竟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原有的手段多少都有一些不合适,自己开创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对自身必然是有好处的。不过在现有的情况下,达完全可以先借助平台的优势,对一些传统项目,比如营销费用和服务费进行收取,之后根据商业的闭环效应,在做好大会员和通用积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交和游戏等其他分支进行进一步的创收。总之线上是一个不错的起点,达完全没有必要再按照原有的套路进行营收,开创一个全新的形式将会是后期发展的核心。
用户是所有概念的出发点。
对于线上的渴望,我们能从达的一系列策略中感觉到。但是无论我们拥有多么好的概念,用户终究是一切工作的核心。不光是针对达,无论是拍拍、当当还是乐酷天、QQ商城、银泰商城,同质化、无特点的服务让用户很容易淡忘,与此同时,用户无法真正参与其中也是产品无法保有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因此这些都是达O2O在实现自我愿景前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让用户参与进来,让用户在O2O体系下完成预期的消费效果,这才是达电商应该做的东西。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用户是线下的源泉同样也是线上的推动力。对于达的线上O2O计划,我想所有的策略都应该以用户为核心,也以用户为准。就好像达线下点推送的积分策略一样,真正让会员使用时放心、省心和安心,使会员渴望去积分,愿意用积分去消费,以拥有会员身份而倍爽,这样才是达O2O模式成功的那一刻。所以在对达线上O2O模式评估的时候,除了所谓的业绩以外,真正能够调动起用户的参与欲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文章来自思维力http://www.swlgold.com/,非凡网赚网 08398.com 首发,转载请注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