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什么值得投 七个新基金合伙人的闭门分享 举报文章

什么值得投 七个新基金合伙人的闭门分享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7.3.13   

  本文总结自42章经组织的新基金闭门研讨会中的讨论内容。文中做了匿名处理,并打乱发言顺序,且对内容做了大幅删节(原讨论时长超过三小时)。

  问题一:有一个国内做过十多年的基金负责人说,最早他们参加活动乱七八糟的报名单位有一千多个,到现在活着的也就 30 个。那现在的这批新基金,放眼未来十年,还有多少能活下来?

  合伙人A:我们在大概 2012 年的时候研究过美国的数据,看了 2000 年之后几年投资 TMT 的早期基金,发现募资超过两亿美金的全美国有两百多家。而这两百多家里面,在 2008 年之后又募集到超过两亿美金的,就只有不到八十家。

  合伙人 B:就是说第一这是一个小行业,不比二级市场那些人动辄就是几十个亿。第二呢,这个小行业不好做,做基金的第一个门槛实际上是募资,你有能力募到两亿美金以上的其实也没有几个,他能募到说明他已经有专业能力了,有 track record 和 portfolio 了。但这些募到之后最后能活下来的也就是区区三分之一。

  

什么值得投,七个新基金合伙人的闭门分享

  问题二)为什么做新基金?新基金可能有什么优势?

  合伙人 C:第一,做早期投资新基金的决策流程可以更简化;第二,老基金的投资风格会偏稳健,新基金可能更容易抓到一些新的机会、新的风口。保持小,能够更加敏锐。

  合伙人 D:当然利益分配机制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合伙人 C:对,但还有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可能说实话理想、名、利三者多少是要喜好一头的,我是利看的还弱一点,我对在这个人生轨迹里面能够做成一家机构而且这个机构能坚持十年以上乃至于更久我会比较开心,所以这是我想要的。

  合伙人 B:那你们现在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怎样的?

  合伙人 C:我们的机制是和项目挂钩很紧,最多可以分走 50% 的 carry。

  合伙人 B:这个和我们也一样的,我们的项目经理在单个项目上有可能分到比合伙人更多的钱。

  问题三:新基金怎么看 2017 年?有什么值得投资的?

  合伙人 A:我们主要看三块,一个是有网络效应、规模优势的平台,可能大部分会是交易平台;还有一个是能够生产数据、并且利用这个数据来改善用户体验的,最后一块是下一代生态系统的“枢纽”,指的是有潜力成为下一个微软或苹果这样公司的。

  合伙人 D:我想跟你聊聊这个。第一个问题是,有网络效应的交易平台到 2017 年还有没有?为什么呢?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已经跑了六年了,如果说有机会,理论上来说应该被无数人试错过了,为什么到 2017 年还有?

  合伙人 A:都被人试过了这句话其实不准确,或者说只是显而易见的、容易做的被人试过,而且其实试过了也不代表已经被试出来了,总的来讲还是有机会的。就像社交网络,有 Facebook 还会出下一个 Whatsapp。

  合伙人 D:我相信 2B 领域还比较早、还有机会,但你觉得 2C 会有网络效应的交易平台里面还有哪些?在什么领域会出现?理论上现在看得见的,有网络效应的交易平台都被小巨头占的差不多了。

  合伙人 A:我们都以为没有了,结果 2012 年、2013 年又出来打车这一波,是吧。

  合伙人 D:对,移动互联网是 2010 年开始的,2012 年、2013 年都在试错,有很多机会,但是现在已经到了 2017 年了,2C 的这种平台其实越来越少。所以 2C 为什么你觉得还会有大机会呢?因为我同意还有小的垂直领域可能会有。如果是大的,会在什么领域出来?

  合伙人 A:就我们观察到还是有很多品类都没有被很好的服务,之前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平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某一些基础设施还是没有成熟,Mobike 就是一个例子。

  合伙人 E:我补充一句,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新机会,比如说我今天看视频这个东西,我觉得新的机会出来一定是有新的维度出来,比如说地理维度,所以说视频这里面也许还有大机会。

  合伙人 D:我同意,因为所有的机会是由需要 driven 的。但我投了很多交易平台,我觉得我很难看到下一个的 C 端的具备 2C 网络效应的。

  合伙人 C:是的,但这个还是可能有的,但是并不是 structural 的机会,我觉得是在很点状的市场。

  合伙人 E:就简单的讲就是很难用 top down 的方法来去预判这个事情。

  合伙人 D:第二个问题,你第二个策略是数据 driven,数据 driven 的话理论上来说大公司手中的数据最多,那创业公司的机会在哪里?

  合伙人 A:在很多垂直行业垂直领域还有机会,这些垂直领域甚至都不比滴滴打车这样的领域小。比如教育、医疗等等。

  问题四:新基金可以怎么做?

  制度上:

  合伙人 A:我把成绩特别好的一些基金做了一个比较,发现美国顶级 VC 大多人都不多,而且一线看项目的会以他为主来做决策。

  合伙人 B:就是他得有判断力和足够的经验了,所以很多美国基金不会让分析师在一线。

  合伙人 A:是,还有就是很多顶级的 VC 都不用投票制,比如 Benchmark。

  合伙人 B:他们是一个合伙人看完了说投就投,还是?

  合伙人 A:他会内部讨论,每一个项目他都必须经过内部讨论,但都是由看项目的人来决策。

  合伙人 B:所以最后还是要达成一致还是说每个人靠自己的 silver bullet?

  合伙人 A:他们会有点像 social capital 这样的模式,就是把自己的 brand 和影响力上去。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silver bullet。但你如果天天这样干也会打光了。像很多老的基金里每个人都是一身成就,都投了很多很多厉害的东西,当然他本身就已经养成了习惯,非常喜欢仔细的思考一些东西,所以投票不行。

  再比如说 Greylock 就是每个人写一个对项目的看法、一个分数,但是这个都不算数。然后为了解决社交压力的问题每一个人不需要开会,而是单独写一份邮件发给推项目的一个人。

  最后就是很多基金没有 deal carry,只有 fund carry,

  合伙人 B:只承认集体的力量?

  合伙人 A:也承认个人的力量。这个没有最优解。

  心态上:

  合伙人 F:我做新基金,已经投了很多项目,大概百分之七八十拿到下一轮,不能说特别差,也不能说特别好。反正我个人是越做越有敬畏之心,越做越觉得红杉、启明、DCM 等真的很厉害,所以我越做越觉得自己浅薄,越做越觉得早知道应该晚点出来,这个是我个人的一点重要的感受。所以我下面的延续的动作就是从大机构里面找更多的人进来补充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去平衡我们没有学会的东西,因为 VC 这个需要快速学习,如果跟不上就完蛋。

  这个是新基金的一个特点,他其实是高死亡率的,就别管什么原因,你团队磨合不好也好、还是你投得不好也好、还是你策略上犯了错误也好,新基金创业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创业,创业一定是少部分机构成功,大部分机构完蛋。尽管我们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完蛋,但是十年之后这个结果应该是改变不了的。回到这儿我觉得第一个还是要向老基金们致敬,然后从他们大平台上挖人。

  方式上:

  合伙人 B:新基金都需要一个清晰的定位,在某个领域投出成绩,能够成就一家新机构。但是这可以让它成为一个二线的,它成不了一线的基金,一线基金一定是更高层面的一个全方位的覆盖,他不能有短板的。

  比如 XX 基金虽然是投汽车、房产,现在拓展到娱乐,娱乐投的也很好。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在找第二个或者是第三个根据地,根据地多了就成一个大胖子了。

  而投单个领域的时候,首先你要投标杆,在这个领域的前十名里起码要投到三个,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品牌的机构,但也只是一个二线的。

  合伙人 A:我觉得你刚才说的找到根据地以后要扩张我也是很同意的,我们研究了两百个基金,有一百二十个死掉,这一百二十个怎么死掉的呢?我们发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专注的那个行业里面有 nano tech、clean tech、semi conductor 等等这些波动性很强的行业。也许这个行业并没有死,但行业在那三五年进入低谷,也会让一个基金死亡。所以抓住风口我先立一步这个是可以的,但是立完之后要立刻延展。

  合伙人 E:我说说我的看法,XX 和 XX 两个基金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两个每一家的三个合伙人都磨合了很久,而且这个久都是在一线机构里面经历了很多失败的项目,而且位置足够高。

  第二点呢我观察 XX 基金,第一个是人足够强,第二是背后相对是有比较强的力量的支撑,这点很重要。互联网行业里面,要不就是真凭能力、要不就真凭资源,资源和能力都是两个不同的方法论,没有谁是对谁是错。所以 XX 早期的一期基金能推的那么快、回报那么好、项目那么准。第一是人强,而且时机对了,他出来的时间很好;第二个就是背后的资源,毫无疑问,这个也是他多年的人脉积累的。

  问题五:FOF 角度如何看待老基金和新基金

  某 FOF 从业者:在我看来 FOF 有两个投资逻辑,一类是资源导向,资源导向就包括你们谈到的老基金,比如红杉、经纬这些有品牌的。

  然后同时的话资源型不仅包括品牌,包括比如说刚才谈到的 connections ,比如 XX 当时就是有很多好的 connections,这也是资源,各种各样的资源。

  那还有一个就是关于专业性这个,在我看来其实基金这个行业是一个手艺人,或者我叫他脑艺人,他其实是一个用自己的 brain 赚钱的一个行业,那我们在投这个行业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判断他的脑力或者是认知能力。

  这个其实包括专业能力但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这个在做基金这件事情上我个人觉得其实有很大的是他需要构建一个对价值创造的认知能力。听上去挺悬的,其实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价值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既包括历史也包括未来。如果在这一点上能给到我们足够的信心,那我们会选择。

  这是一个基于人的投资逻辑不是基于资源,就是只投人。这个人纯粹是建立在他对这个世界和投资这件事情认知的基础上,包括对专业能力但不仅仅是专业的能力,包括 XX 谈到的学习能力和拓展能力、持续迭代自己的能力,也包括刚才谈到的组织能力,是否愿意让一线的人做决策,是否是一个小团队。

  因为投资这件事情我觉得刚才谈的决策机制很好,但很难,因为我觉得很难做到,就是你需要让一线可能 partner 我 keep 很少的人,我不要一些分析师我只要三个人、五个人,我每个人做决策。很难,但是做到了就很好,诸如此类的,这是我看的第二个点,就是说如果这点很强的话我们也愿意投资。

  这个可能对 FOF 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像投 BAT 等上市公司和投 A 轮的角度差异一样。就我投后面一类是希望说能看到更高的倍数,我投 BAT 我可能 expect ROI 可能也就是 15%、20% 之类的,那我投资后面这个的话我会 expect 有更高的 ROI,同时可能有一定的 risk。

  在我看来我只有这两种逻辑。

好文打赏,给Ta鼓励
扫一扫用手机阅读本文
Tags:七个  什么  值得  基金  合伙  合伙人  人的  闭门  分享  
  • 相关搜索
图片推荐
    PayPal脱离eBay独立上市 市值高达520亿美元

    PayPal脱离eBay独立上市 市值高达520亿美元

    在线支付公司PayPal正式完成与母公司eBay的分拆业务,登陆纳斯达克独立上市,目前市值已经高达520亿美元。    据美联社消息,美国当地时间7月20日,在线支付公司PayPal正式完成与母公司e
    “酷讯派”创业记:唱吧、食神摇摇是如何诞生的

    “酷讯派”创业记:唱吧、食神摇摇是如何诞生的

    腾讯科技 宗秀倩 2月5日报道  当个拳击手,要不然就根本不要到场。  这是一群声名并不算太显赫的连续创业者。他们曾经试图开创大场面,却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不少人随后也在创业路上几度蹉跎。但如同《铁甲钢
    工作心态与习惯——致85后与90后的“比”一代

    工作心态与习惯——致85后与90后的“比”一代

    本文作者为 CHINA HRKEY 联合创始人刘明伟  估计诸位身边都有一些没有背景、没车、没房、没物质基础、能力不高、经验一般、资源很少、工作几年也没什么太大贡献,却还在每天要求生活与工作平衡、要求
    浅谈:网站关键词选取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浅谈:网站关键词选取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身为SEOer的你,是不是每天第一件事就是使用工具查询你所负责网站的关键词排名呢?不用说,基本上都是这样,新辰也不例外,当输入网址的那一刻,一定是屏住了呼吸,心想:关键词一定要提升啊!然后就是有喜有忧
    自从做了微商,从此没有朋友

    自从做了微商,从此没有朋友

    最近微商的话题谈的真是火呀,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其实,我一直都想谈谈自己对微商的看法,只是一时没有写而已。今天借此机会,也给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微商。  最近我经常在微信,今日头条等APP上看到许多微商
    淘品牌们的下一个战场——子品牌

    淘品牌们的下一个战场——子品牌

    【i天下网商注】淘品牌们正在铆足劲铺开自己的子品牌集群,试图保住优势地位,在电商行业的竞争中,淘品牌们的蜜月期已经远去,它们接下来要直面的,是白刃相接的下一个战场。  文/ 天下网商 吴思凡    茵
    淘宝打假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到底在跟谁博弈?

    淘宝打假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到底在跟谁博弈?

    昨天淘宝发布了2014年打假报告,通报了线下假货的流通情况,也基本确立了线上为线索,线下溯源的线上线下打假模式。但淘宝要将打假战场由主场的线上延伸至线下,又非那么简单。其中充满了各方势力博弈。    
    2015年微商玩法:自媒体信任成交

    2015年微商玩法:自媒体信任成交

    课程前言  近期,关于微商的讨论异常的火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朋友圈的微商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越来越多的微商有一种钱途末路的感觉;二是淘宝创业的成本越来越高,微商成为淘宝上80%无法赚钱的卖家的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   
  • 联系QQ 邮箱:976382653@qq.com 微信:976382653
    在线留言
    发布软文
    广告自助购
    文章调用
    常见问题
    保存到桌面